上周,知名科技公司Facebook同17家頂尖大學簽署了一份快速協議——《贊助學術研究協議》,以推進硬件項目的學術合作,讓學校在數周時間內協作參與到新項目中進行研發創新,推進商業化。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產出途徑,與高校或科研機構合作,對于企業乃至社會有著巨大的挖掘價值,因此,除了Facebook,谷歌、百度等大型科技企業近些年也紛紛在這一領域發力。
以技術課題進高校為主要形式的百度“松果計劃”可謂該領域的成功實例。為了幫助青年科學家獲得更多數據資源、計算資源及有效的科研成果轉化渠道,使學術界專家學者將其研究成果真正應用到產品中,從2011年起,百度正式推出“開放研究計劃”,并于2015年更名為百度“松果計劃”,這一活動迄今已舉辦五年多。
在高校合作伙伴的專注投入下,百度“松果計劃”擁有了“頂天立地”的基因。落地5年來,該計劃已開展“面向全網數據的知識圖譜構建方法研究”、“基于深度學習的多文檔摘要技術”等91個研究項目,其中51個研究項目與C9院校合作開發,占比56%,產出近50個項目技術成果,申請了多項國家技術專利,并在ACM、IEEE、ACL等國際頂級學術會議上發表多篇論文,可謂碩果頗豐。這些技術成果被應用到百度的產品或服務中,不但有效提升了算法效率和用戶體驗,促進了產、學、研的深度結合,更是推動了科技進步與社會發展。
而在這些豐碩成果的背后,無一不是緊貼企業戰略布局的結果。近年,百度與高校的合作研究課題主要滲透機器學習、語音技術、圖像技術、自然語言、知識圖譜等眾多前沿科技領域,這些研究成果的產出都為百度在人工智能方面的領先地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16年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首次向外界展示百度大腦這一科技成果,而其主要依賴的正是語音、圖像、自然語言處理和用戶畫像等前沿領域進展。
“異構數據深度挖掘研究”項目復旦大學方面負責人表示:“以百度松果計劃為代表的校企合作,實現了校企間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技術優勢和理論依據的結合,使雙方實現了共贏。”近年來,百度“松果計劃”為高校帶來了豐富的資源,如:更具實際意義的研究課題、為頂尖技術人才提供更多的實習和實踐機會等;另一方面,也為高校展示了行業的需求,使高校有針對性地培養、挖掘更具可塑性的優秀人才。
繼承了“以問題為導向,做有用研究”這一理念的百度“松果計劃”正一點一點地,將儲藏在青年學者腦袋里的智慧與想象,轉化為對當代生活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技術成果,并借由百度這一平臺,對無數人的生活產生影響。百度“松果計劃”正悄然改變著國內產學研合作的格局,并拓展著在招賢納士上“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可能性。根植于需求和對人才的愛護,會有更多松子從果殼中抖落,在百度里生長、發光。